欢迎您访问兰州哥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兰州立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兰州立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从事生产加工GRC欧式构件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联系我们

兰州哥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兰州立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8919998155

电话:0931-6836918

QQ信箱:284419275

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纬三路兰州银行斜对面

雕塑是一种文化
编辑: 办公室     文章来源:兰州哥特装饰    添加时间:2014/11/7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雕塑本身是一种技艺,而且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艺。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只注意到了它技艺的一面,而对它作为文化形态的一面却有所忽视。或者,大家都承认雕塑是艺术,但要说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则有人会提出疑义。举个例子,不久前有人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论雕塑文化的内涵》,但却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有人坚持要把题目改为《论雕塑的文化内涵》,理由是‘雕塑文化’这个概念不能成立。其实,雕塑文化像电影文化、戏剧文化、诗歌文化一样,在逻辑上和文理上是说得通的。雕塑不仅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而且它自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丰富的内容可以讨论。把雕塑当作一种文化形态,并非是人为的拔高它,而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地具有这种品格。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从雕塑与人们生存状态的关系说起,人们(包括原始人在内)之所以用石头、陶土以及其他材料做出立体的形状,不只是为了视觉的愉悦,也有为了生存的功利目的,还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和满足精神的需求。所以,雕塑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既与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又超越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形态的精神文化。当然,雕塑作为立体的造型,主要通过视觉与触觉感应和作用于人的心灵。即使从属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雕塑品,专门起装饰作用的雕塑品,也都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它作为艺术综合体的一部分起这种作用的。人们欣赏雕塑,第一眼是欣赏形式和风格语言,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后,人们便会对作品提出‘问题’,这作品的内容、意义是什么,它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等等。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都不是单纯的欣赏品,而是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以及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例如王宫、庙堂、神殿或园林、墓室里的雕塑品,莫不是如此。到了近现代,雕塑本体论和雕塑艺术自律性的理论被提了出来,雕塑本身获得了发展,这是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形式的扩张。形式的扩张和形式主义的蔓延,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新问题。强调艺术的“原创性”,艺术形式和语言的不断革命,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近30年来西方艺术中讨论“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提出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矫正包括雕塑在内的艺术只关注形式语言而忽视自己文化品格的这种趋势。当然,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我们说雕塑是一种文化形态时,不要忘记它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如果抹煞了它的艺术特征,它就不成为雕塑,与其他文化形式或活动没有区别,它本身就失去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总之,我们要正确理解雕塑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理论,不要把雕塑做成一种失去了雕塑特征的文化活动。所谓雕塑艺术的特性和特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不断有所丰富和有所革新的。当代雕塑与其他艺术和文化品类交融、杂交而产生新品种是必然的趋势。例如,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西方装置艺术出现,雕塑与装置的界限便开始有些模糊,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雕塑已没有存在的价值,将要为装置所替代。其实,艺术与自然科学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新的定律、原理和公式一旦出现,旧的必将被淘汰;艺术则不然,新的品种、新的形式出现之后,旧的品种和形式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空间。艺术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装置艺术活跃的西方各国,传统概念中的雕塑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它既受到来自装置的挑战,也从装置中获得自我革新的动力,它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获得了新的生机。有些青年朋友怀疑自己,现在仍然在做雕塑是否不合潮流了,是否观念陈旧了,等等,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艺术品种有新旧之分,艺术却不能分新旧,而要看它的创造价值。用新的媒介和手段做装置,如果没有新的创意,邯郸学步地模仿西方,这种艺术活动也是毫无价值的。雕塑这种形式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丰富的遗产积累,但这并不妨碍一代又一代新人在这个创造领域里新的作为,因为变革着的时代赋予人们的新思想,会激发起人们新的创造激情与智慧。雕塑创造有无限的空间,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美国有一位美学家阿瑟•凡托写过一些文章讨论未来艺术的走向问题。他说,20世纪艺术革命闹了这么多年,这个历史阶段已经结束了,现在已进入了“后历史时期的艺术”阶段。他认为现在和未来衡量艺术的标准应该是“人性”,符合人性的才能成为艺术。对他的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人性不应该是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在文化的不同层次上,还有其他标准。但是在他的理论中含有合理的因素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不论你做雕塑还是做装置,或者做“观念艺术”,你必须遵循的最后底线应该是“人性”。人性原则是社会文化的根本原则,这一点是不应该有半点含糊。我们当中有些人在他们所做的艺术活动中,用骇人听闻的方法挑战人性,践踏人性原则,受到人们的普遍谴责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种现象颇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有人以为,只要有雕塑品陈列,就表明有了艺术和有了文化。结果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合出现了不少貌似雕塑而实际上离雕塑艺术甚远的东西。其中最普遍的是欧洲古典雕塑模仿品的大量出现。暂且不说这些模仿品制作水平极端低劣,歪曲了原作的样貌和精神,就是复制得惟妙惟肖,把它们陈列在我们当代的城市环境里也是不伦不类,因为它们离我们时代太远,和我们的文化环境极不协调。用“附庸风雅”来形容我们一些人的心态并不过分。有人问,欧洲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不是也安放一些古典雕塑复制品吗?是的,确实有,那或者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或者是根据特定环境(如公园、宾馆、餐厅)的需要,选用一些水平较高的复制品。他们在现代城市的公共环境里一般置放现代人做的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品。

  从这里引申至少两个需要研究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做文化、做雕塑,首先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不要盲目地跟着人家走。其次,我们的领导部门和决策人,不要为显示自己有文化修养而一意孤行,而要虚心听取专门家的意见。凭自己对艺术问题的一知半解去发号施令,肯定会做出反文化、反雕塑的事来。试想,那些在美学上丑陋的模仿品给社会大众所造成的艺术污染会影响几代人。

  作为一种文化的雕塑艺术是融视觉与触觉于一身的空间艺术,它的第一特征是要有视觉效果,要让人看,要吸引人看。第一眼就能抓住人的视线,这是雕塑作品要过的第一关。但只能过第一眼关而经不起后来人们提问的雕塑不是真正好的雕塑,这一点大家是清楚的,可是,对第一眼难以过关的雕塑要冷静地分析,不宜轻易下结论和作判断,其中可能有好的作品。因为雕塑的文化性或精神性常常藏在形式后面而不现露于外,是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在这里需要社会有相当的文化水准、艺术鉴赏水平和识别能力,还需要有宽容精神。艺术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最初得不到社会和公众承认的艺术创作,并非它们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作品中所体现的观念和审美趣味走在了社会和大众的前面,社会和大众在审美上对它们的认可还没有心理上和修养上的准备。但随着时间向前的推移,它们会逐渐“征服”社会和大众而获得普遍的认可。有艺术追求的雕塑家和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在这里,但也往往在这里表现出有些艺术家的智慧和机敏。这些聪明的艺术家既能适应社会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又善于把社会和大众一时还未能认知的审美因素悄悄地“灌输”给他们,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得到欣赏水平的提升。这就是早就有美学家们阐述过的“适应是为了征服”的道理。不用说,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本身首先需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还需要有向社会和大众虚心学习的品质。因为不论是“适应”即让社会和群众“喜闻乐见”,还是“征服”即提高社会和群众的审美能力,都要求艺术家站在文化的高度,认识和处理与创作有关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凭自己的技艺,更不是靠表面的花样翻新去唬弄人,去哗众取宠。可是,花样翻新却常常成为一些修养不高的艺术家们的追求。究其原因,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表面的东西容易应付,有深层精神内容的作品创作起来要费力得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文化修养的艺术家,常常在创作中避难就易、避重就轻,为满足一时的名利,而忘记艺术的根本意义。从社会大众来说,由于艺术知识普及不够,人们在阅读作品时,看热闹的多,看门道的少,忽视作品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便成了普遍的情况。这样,我们要有效地树立雕塑作为文化品类的形象,必须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提高艺术家的自觉,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雕塑在技艺后面,在其技艺本身,都深藏着文化精神。雕塑的题材多种多样,功能也各有特点,有历史人物的纪念碑,有重要的人物肖像,有装饰性的雕塑,等等,它们都具有文化含义,都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不应有模糊的认识。不要轻视装饰性雕塑的文化意义,艺术作品中形式语言的美感常常具有不易为人觉察的文化性格,而这种文化性格对人们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只有雕塑家自觉地认为自己是文化人,他的作品在社会文化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有艺术家应有的使命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抹煞雕塑本身的特性,抹煞雕塑艺术中手艺的重要性。其实手艺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说及。对社会和观众,我们要多做艺术普及工作,提高他们对雕塑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看雕塑、看画,就像读诗、读小说、欣赏电影和戏剧一样,不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社会上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就是早就有人指出的,在新闻媒体报道某某纪念碑雕塑举行的揭幕典礼时,参加的官员有名有姓地报道了一大批,而纪念碑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却略而不提。因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雕塑家,一般技人而已。雕像之所以重要,仅仅是因为它刻画了某某人的形象而已。这种做法不仅说明了对雕塑家的不尊敬,同样也说明对雕塑艺术的不重视,没有从文化的高度看待雕塑创造。

  雕塑之所以作为一种文化,还因为它的物质形态也充满了文化性。它的质材、工具、制作方式、造型处理、安放地点的选择等等,都有文化意义。因为它们经过艺术家的精心选择,是经过有文化修养的人—雕塑家的思考和处理,所以就已经不是原型的质材、工具、造型和环境。在国外,我们看到许多对社会大众开放的已故著名雕塑家的工作室,这种工作室—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文化场所,例如巴黎波尔德尔的雕塑工作室——博物馆,鲁佛尔博物馆旁的罗马尼亚裔法国雕刻家布朗库西工作室,都是巴黎重要的文化景点。在这些工作室——博物馆里,除了陈列他们的原作外,还陈列了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所选择的材料,为一个主题所做的不同设计方案和做的许多小稿。这些陈列不仅使我们感到很亲切,而且让我们在精神上,受到熏陶和教育,并得到许多文化知识。从大师们那里,我们看到他们在雕塑领域里非常重视各个环节,包括物质媒介和制作方法、手段等等。在他们那里,雕塑是一个自足的整体,从具体的物质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

  雕塑的文化品位常常表现在质材和加工处理上,这既是物质文化,更是精神文化。质材和加工处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也对作品的艺术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艺术家对此决不能轻视;选择何种材料,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则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眼光和能力,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们有些雕塑家很注重创作构思,却不注意作品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结果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谈谈室外雕塑环境问题。室外雕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在的环境,也就是说,环境是否适合于雕塑,对雕塑品本身艺术价值的显示,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反过来雕塑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改进环境的文化气氛。解决室外雕塑环境问题的方案,当然是由雕塑家自己为自己的作品选择地点环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妥协的办法,尽量求得较为理想的场所,使雕塑品大限度地与环境融为一体,共同组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如何使雕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成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已引起愈来愈多的人的关注,已是当前我们建设规划的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建设部门开始规划时就广泛吸收有关专家的意见,把雕塑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纳入建设计划,并在雕塑品的题材、主题、立意和构思方面,充分尊重雕塑家的意见。有见识的行政领导、建筑规划机构、建筑师和雕塑家的有效合作,会大大提高我们环境艺术的质量,改善环境艺术的水平。
24小时服务热线

13919896354

18919998155

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纬三路兰州银行斜对面
服务热线:0931-6836978
版权所有 兰州哥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兰州立信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科信网络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